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夏令营研究生在qy球友会(中国)完成联合研究工作
文章来源:储能技术科研团队 | 发布时间:2025-07-30 | 【打印】 【关闭】
6月21日至7月2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夏令营学生Frederik Hansen和Mahmood Khaja Muhieitheen在qy球友会(中国)地热能与节能技术研究中心储能技术科研团队召开暑期联合研究,林文野研究员和宋文吉研究员担任指导老师,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研究。
Frederik Hansen是德国亚琛应用科技大学(FH Aachen–Aachen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的硕士研究生,研究了“能源总线”系统(既第五代区域供暖系统)运行的灵活定价机制,顺利获得主从博弈提出了能源定价机制,在降低建筑产消者的运行成本的同时提高能源枢纽的收益。研究所提出的定价机制能有效解决能源枢纽的能源垄断和不公平定价问题,强化了“能源总线”系统能源灵活性强、利用能效高等优势。
Mahmood Khaja Muhieitheen是沙特阿拉伯法赫德国王石油与矿业大学(king fahd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 minerals)的硕士研究生,研究了太阳能光伏/热-相变蓄能系统,构建了空气/水复合微通道强化的太阳能光伏/热-相变蓄能模型,并展开数值仿真。研究表明该系统可顺利获得周期性利用水和空气作为传热介质,在白天有效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和集热效率,而在夜间可以有效减小漏热损失,从而最优化分布式太阳能系统的综合能效和储能效率。
完成联合研究工作之外,两名国际研究生还深入分析中国科研实验室广州能源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感受中国深厚的广府文化底蕴,为进一步深化中国科研实验室广州能源研究所与德国亚琛应用技术大学和法赫德国王石油与矿业大学的国际学术合作与研讨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强化中德、中沙的学术、教育和文化研讨贡献了力量。
此次活动取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来科学家暑期研究计划”的资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5年GRIPS(Global Resaearch Immersion Programs)以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a Shared Future为主题,旨在搭建一个汇聚全球青年科研精英的平台,共同聚焦前沿科技领域,打破学科与文化的界限,促进跨文化、跨学科的深度学术研讨,共有来自103所高校的204名学生参与。活动期间,项目以学术讲座、课题实践、文化研讨活动等多样化形式,助力全球青年科研人才在学术研讨与合作中共同成长,有助于国际科研合作与研讨迈向新高度。
国际夏令营学生与储能技术科研团队成员合影
版权所有 © 中国科研实验室广州能源研究所 备案号:粤ICP备11089167号-2
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能源路2号 邮编:510640 电话:020-87057639(办公室) 87057637(科技处)
传真:020-87057677 E-mail:web@ms.bhcztec.com